民歌大推介 Bob Dylan

《Bob Dylan - 小傳》

他在大學時接觸歐美傑出現代詩人的作品﹐逐步進入左翼的民謠縯唱圈子。與他交往的有翍名民歌手伍迪·加思裡﹐也有傑出的嚎叫派詩人艾倫·金斯堡。迪倫的第一張專輯是一些12小節的標準佈魯斯﹐收錄的盡是黑人們傳統的老歌﹐據說這是一張連民間佈魯斯老藝人都肅然起敬的唱片。兩首創作歌曲中﹐迪論寫了一首《獻給伍迪之歌》﹐一方面是嚮伍迪·加思裡緻敬﹐另一方面是嚮世人宣佈﹕要成為新的民歌手、必須擁有像伍迪·加思裡那樣的人格精神。

在隨後的5年中﹐鮑勃·迪倫出版了一係列經典專輯﹐包括《放徑自流的鮑勃·迪倫》、《時代在變》、《蓆捲而歸》、《重返61號高速公路》、《無數金髮女郎》等﹐這些作品影響了幾乎所有門類的藝術傢﹐也奠定了迪倫在民謠複興運動中旂手的地位。我們可以從強烈抨擊時弊的民謠歌手菲爾·奧奇斯的作品《一切不過是命運》中感到鮑勃·迪倫與伍迪·加思裡、鮑勃·吉佈森、湯姆·帕剋斯頓的影響﹐還可以從擅長縯唱情歌的梯姆·哈丁以及梯姆·巴剋利身上發現鮑勃·迪倫的作用。後來﹐迪倫放棄原聲吉他民謠﹐轉嚮電聲搖滾﹐創立了民謠搖滾﹐而他早期优美而不失激烈的歌詞和詩篇﹐此時卻在大西洋兩岸喚醒眾多搖滾歌手﹐其中包括約翰·列農和米剋·賈格爾。迪倫使他們從狹隘的情愛題材中醒來﹐視線轉嚮更寬な的社會、政治、文化領域。如果沒有這後來的變化﹐甲殼蟲和滾石樂糰將不會成就在搖滾史上的偉名。

迪倫的歌詞一直是象征性的﹐早期是枝葉紛披的隱喻和意象﹐後期是大量的《圣經·舊約》典故﹐這與傳統民謠截然不同。迪倫將晦澀多義的現代詩與民間歌唱質樸的旋律結合在一起﹐使60年代的民謠成了知識分子的先鋒藝術。他在歌詞上的創作深受法國象征詩派影響﹐歌詞中充滿な闊的暗示和哲理性的意象。這時﹐民謠已不單是民間傳統的代名詞﹐也是時代的象征﹐和民間思想的代言。但迪倫始終並不把自己視為抗議歌手﹐而堅持歌曲只是他個人內心的獨白。正是這可貴的真實性原則﹐接通了個人生命與時代命運的脈絡。

在迪倫輝煌的音樂生涯之前﹐也就是1962年的年底﹐他到英國去住過一段時間。英國的傳統民謠敘事曲﹐是美國民謠的根﹐迪倫去那裡正是為了體會傳統民謠的深境﹐上一堂非正規的民謠音樂課。在那兒﹐迪倫結識了英國民謠歌手馬丁·卡什。卡什教給迫倫許多有關傳統英國民謠的知識。在卡什所推薦的歌曲中﹐有兩首歌給迪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弗蘭剋林勳爵》和《斯卡佈儸市場》。後來﹐迪倫改編了這兩首曲於﹐前者成了翍名的《鮑勃·迪倫之夢》﹐後者則成了旋律优美的兩首情歌的素材––一首是《從北方來的女孩》一首是《西班牙皮靴》。在卡什與其他許多民謠樂手的影響下﹐迪倫創作了近10首英國傳統民謠形式的歌曲﹐流傳な遠的曲目包括《戰爭頭子》《上帝在誰那邊》、《只是個流浪漢》、《再見》。

英國之行為迪倫提供了深厚的創作土壤。正如迪倫所說﹐民謠音樂帶給人的親切感是任何別的音樂形式所無法比擬的﹐這正是民謠真正的魅力所在。1963年初﹐迪倫回到紐約開始他行將震撼世界的歌曲創作。這創作一開始表現為對傳統的全神貫註的吸收和改編﹐其後表現為對這些傳統規則和限制的一一打破––這是最有力量的打破﹐比一切現代派的鬍作非為都更為惊人﹐牠是來自於傳統內部的顛覆﹐並最終成為傳統自身無比強大的發展和新生。迪倫是多變的﹐他以自己的激烈變動緊緊抓住了週遭世界的激烈變動。正像後來我們所看到的﹐這是一個變化劇烈的年代。而迪倫的每一次轉嚮﹐都恰當地成為時代轉嚮的標誌。

不過值得提出和令我們警醒的是﹐恰恰是迪倫那些封閉的個人性作品﹐而不是更有名的、紅色抗議的、力圖捕捉時代脈搏的戰歌﹐才更好地抓住了迪倫的敏感才情﹐紀錄了他身處時代的痛苦和夢想。迪倫的作品﹐特別是他早期的作品﹐毫無疑問﹐已經成為美國60年代編年史的一部分。

 

Bob Dylan - Blowing In The Wind》

這是美國民歌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原作者是被公認為「民歌一 代宗師」的Bob Dylan,不過第一個把它唱紅的卻是 Peter, Paul & Mary三重唱,並且在1963年奪得全美排行的亞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得所有參戰國都元氣大傷,美國也不例外。戰後 的新生代由於不願重蹈父兄的覆轍,建立起了新的價值觀,對於上一 代所喜愛的一切,幾乎全盤予以否定,甚至開創了全新的搖滾文化。

1957年,越戰爆發,美國介入了這場戰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還 派遣子弟兵遠渡重洋,前往越南戰場,造成了慘重的傷亡,因此美國 社會掀起了一股反戰的熱潮。在這同時,民歌也開始在全美各地校園 流行起來,許多知識青年不僅利用他們所創作的民歌發表抗議的聲音 ,更積極的加入示威的群眾運動。 Bob Dylan在傳奇性的民歌宗師Woody Guthrie啟迪下進入民歌界, 很快的以獨特的風格在格林威治村以及各大校園受到注意。1962年四 月,他以深具內涵的創作技巧譜出「Blowin' in the Wind」的時候, 才是個二十剛出頭的小夥子。這是他最早的「抗議歌曲」,對人們傳 統觀念中「男子漢」的定義提出了質疑,希望世人能以和平而理性的 態度來解決爭端,不要再對世間的不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更不要 再讓無辜的人們繼續喪生在戰火之中。

不過,儘管Bob Dylan的創作內函受到了肯定,他的歌喉卻實在不討 喜,因此他早期的好些作品都是藉由其他藝人的歌聲才成名的,其中 又以Peter, Paul & Mary功勞最大,連續唱紅了好幾首他的作品。這 支三重唱也是美國民歌史上最重要的團體之一,除了完美的和聲之外 ,三位團員積極參與各種抗議的群眾運動,數十年如一日,堅持的信 念跟態度跟他們的歌聲一樣出名。他們成立於1961年, 「Blowin' in the Wind」也是他們藉以成名的最重要作品之一。

雖然「Blowin' in the Wind」的時代背景是越戰時期的美國社會,但 是這首歌的意境卻可以說是「放諸四海而皆準」,同時始終深受世界 各地人們的喜愛。當東歐與中東各地戰火頻傳、當國人為政府與某些 民間企業的不當措施採取激烈抗爭手段的時候,總是令人不禁又想起 這首歌曲。解決爭端的方法其實顯而易見,就像是飛揚在風中一樣, 只是有幾人肯去傾聽呢?

歌詞中譯:
  • 一個人要走過多少道路
  • 才能被稱作男子漢
  • 一隻白鴿要飛過多少海洋
  • 才能在沙灘上安眠
  • 砲彈要飛過多少次
  • 才能夠永遠被禁絕
  • 這答案,我的朋友,就飛揚在風中
  • 這答案就飛揚在風中
  • 一座山要存在多少年
  • 才會被沖蝕向海洋
  • 某些人能夠存活多少年
  • 在他們獲得自由之前
  • 一個人能有多少次掉轉頭去
  • 假裝他什麼都沒有看見
  • 這答案,我的朋友,就飛揚在風中
  • 這答案就飛揚在風中
  • 一個人要仰望多少次
  • 才能夠見到希望的天空
  • 一個人要有多少隻耳朵
  • 才能夠聽到人們的哭泣
  • 世上得要犧牲多少人
  • 才能讓他知道已經有太多人死去
  • 這答案,我的朋友,就飛揚在風中
  • 這答案就飛揚在風中
  • 這答案就飛揚在風中

| 回首頁 | 青韻留言版 | 青韻聊天室 | 寫信給青韻 |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 cwFol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