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敬請登入支持
帳號:

密碼:


遺失密碼嗎?

何不馬上註冊!
 主選單
 搜尋本網站

進階搜尋
 誰在線上
線上目前共35
(4人在瀏覽自由討論區)

會員: 0
訪客: 35

尚有...
 青韻廿周年特刊重溫
 青韻二十五周年紀念網頁
 聽我彈結他
 有用舊版資訊
舊版青韻民歌網


從01.06.2000以來的訪客
討論區主頁
   粵講粵樂
     黃霑先生博士學位論文(3b)- 09
無發表權

樹狀顯示 | 新的在前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頁尾
發表者 討論內容
xxkai
發表時間: 2012-10-04 08:16
開始0係青韻的常客喇。
註冊日: 2010-05-13
來自:
發表數: 160
黃霑先生博士學位論文(3b)- 09
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 -(3b)《我係我》時代(1974-1983)

2. 電視文化
英國大眾傳媒學者費時基(J. Fiske)說﹕「電視製造歡樂,催生意義,承載文化。」香港電視文化,是70年代開始成形的,馬傑偉在《電視戰國時代》一書,有這樣的話﹕「七十年代的電視,是本土文化的前鋒。它把香港的社會意識,聚焦在電視螢幕這個小方塊上。」七十年代之前,香港的大眾傳播媒體,從來沒有過如此廣大的覆蓋力。1967年「無線電視」啟播之後,才開始有真正觀眾極多的媒介。「無線」電視的長篇連續劇,可以在同一時間,接觸到二百餘萬港人,幾乎等於全城人口的一半。這種影響力,前所未有。香港人到70年代,社會意識和從前顯著不同。人口中十五至三十歲的新生代,數目眾多,正帶領着香港社會意識轉形。他們身處經濟迅速發展的社會之中,努力追求一己的個人成就。傳統觀念,對他們來說早已不夠應用。正好在這新舊交替時候,出現了強而有力的媒介,於是電視成為新價值觀的凝聚點,送走了上一代的舊意識,催生了本地的普及文化。社會學家威廉士(Raymond Williams)將社會意識分為三大類別﹕(1)殘餘的:由上一歷史階段遺留的觀念和方式;(2)新興的:標誌着新社會關係的思想和習慣;和(3)主導的:順應或服務當前社會關係的主導意識。

香港本土文化在很短的時間內,經歷了這三種社會意識的轉化,電視媒介在這過程,擔當了很重要的角色。而在這時期,參加電視工作的主要人物,正是香港的新生代。他們多數來自香港各大學,如許冠文、許冠傑、劉天賜、鄧偉雄、梁淑怡、黃霑、孫郁標、馮美基、蕭若元等,本無電視傳媒經驗,但邊學邊做,發揮高度創意,把他們從大學得來的文化觸覺,直接或間接地運用在香港電視文化的開拓上。

(a) 長篇電視劇
70 年代中期,「無線」的《翡翠劇場》雄踞收視榜首。起初的《清宮殘夢》,


《梁天來》


和《啼笑姻緣》


等連續長篇劇,無論內容和風貌,與意識形態,都不過是從前粵語電影的延續。到1976 年《狂潮》,1978 年《強人》等劇出現,才真正令香港人覺得劇中人的感受,求生態度,和香港環境吻合。因此,掀起了收視熱潮,觀眾最多的劇集,竟能吸引到達三百萬人追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民間互助精神,「分甘同味」,「同舟共濟」的情愫,憑着家庭倫理,節義道德來忍受社會不公的意識,漸漸從螢光幕上隱退。代之而起的是以成長求存,但求個人小我幸福,不問國家大事的情節和心態。劇情強調個人戰勝困難,出人頭地,不靠道德力量,而靠個人的靈活善變去適應環境。有時,略為不擇手段,也在所不計。這些連續劇,時代感較強,也較為真實,可以確切地反映香港變成東南亞大都市後社會的複雜,於是很能喚起共鳴。在1975到1978的幾年,「電視劇下飯」幾乎是全港市民的共同習慣。
不約而同,這些長篇電視劇,無論是「無線」,「麗的」,即或是1975年到1978年曇花一現的「佳藝」電視,都有主題曲。這些主題曲,既在當時流行,過後也依然有人不停傳唱。像關菊英的《狂潮》,


羅文的《家變》,


《強人》,


《小李飛刀》,


袁麗嫦的《鱷魚淚》,


葉麗儀的《上海灘》,


徐小鳳的《大亨》,


鄭少秋的《陸小鳳》,




《書劍恩仇錄》,


《倚天屠龍記》,


《輪流轉》,


《楚留香》,


關正傑的《大地恩情》,


《神雕俠侶》,


《變色龍》,


甄妮的《春雨彎刀》,


《奮鬥》和


鄧麗君的《風霜伴我行》等,


都成為香港粵語流行曲的長青歌曲。奇怪的是,這些歌曲,全出幾個人手筆,寫旋律的,是顧嘉煇,黎小田和黃霑。填歌詞的是盧國沾,鄧偉雄和黃霑。連「香港電台」製作的《獅子山下》,亦不作別想。


copyright:本論文一切版權原作者及其取得學位之大學

請留意:Youtube 緩衝較慢,故將文章分段為 a, b, c.........
樹狀顯示 | 新的在前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無發表權
 
Powered by 青韻民歌網 © 200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