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敬請登入支持
帳號:

密碼:


遺失密碼嗎?

何不馬上註冊!
 主選單
 搜尋本網站

進階搜尋
 誰在線上
線上目前共13
(0人在瀏覽自由討論區)

會員: 0
訪客: 13

尚有...
 青韻廿周年特刊重溫
 青韻二十五周年紀念網頁
 聽我彈結他
 有用舊版資訊
舊版青韻民歌網


從01.06.2000以來的訪客
討論區主頁
   民歌會談室
     2005.02.19 - Folk友聚會日誌半頁
無發表權

樹狀顯示 | 新的在前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頁尾
發表者 討論內容
Sim
發表時間: 2005-03-08 22:24
青韻典堂級民歌好友
註冊日: 2004-04-28
來自:
發表數: 1439
Re: Folk友聚會日誌半頁
Tc兄台,
小弟不才,樂理連半桶水都冇,所以兄台所講的,我都只有聽住先,暫時消化唔哂。
講開秦琴, 三線琴,令我諗起沖繩民族音樂三線(sanshin), 都係500年前傳過日本,
我兩年前去沖繩旅行時,聽過一個老師父用三線唱沖繩民歌,佢一人彈唱,(記憶中有d似rod哥 )
唔駛用mic,好夠中氣, 而琴聲亦夠響亮,一樣冇插mic.
歌聲好悅耳, 同南音有d似, 不過旋律冇咁blues,
比較似舊式日本歌.
周華健紅極一時的「花心」,就是改編自沖繩歌謠「花」。
Intro就是用三線彈的, 個師父都有唱這首沖繩名曲, 全場觀一齊拍和,好正,



按這LINK可試聽三線的聲音, 真係好似南音既秦琴,
http://www.brown.edu/Departments/IESE/attlas/rits/real/sanshin.ram

請問tc兄台,
唔知有西洋banjo先, 定中國既秦琴先既呢?
仲有旺角賣飛機欖既基哥,
佢唱果d又算唔算唱龍舟?
佢話好多係自己作既.

基哥個三絃琴真係有音格, 沖纜線個三線好似冇音格個喎。
基哥好似仲係玩fingerpicking,唔用pick


----------------

sum
發表時間: 2005-03-08 22:30
青韻是我家!
註冊日: 2004-07-17
來自:
發表數: 546
Re: Folk友聚會日誌半頁
Dear Sim and TC,

Honestly speaking I know nothing about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So I really learnt a lot from both of your passages. I think may be the Dobro can be a suitable instrument to back up 南音 music, since the Dobro does have that "blusy" taste.
tccheung
發表時間: 2005-03-09 03:10
青韻是我家!
註冊日: 2003-12-27
來自:
發表數: 468
Re: Folk友聚會日誌半頁
Sim兄:對!那位日本老先生手上那把琴正是三弦。只是我見到它音箱側板較厚,應該是改良過的。它出來的琴聲未必及得上傳統三弦的高吭有力,但應會多上幾分沉渾圓潤。

我也估計那位老先生應是一位彈三弦的大師級人馬。Sim兄可能會笑我荒謬,怎能單看照片就判定人家是一位大師?
你且看看他一臉肅然,握琴和坐姿都儼然有其法度,一派恢宏氣魄;我很喜歡用「深沉」兩個字,看!這就叫做深沉了!那是裝扮不來、裝扮不來的!我這次應該不會走漏眼。

秦琴應該比Banjo出現得更早,只是我很懷疑Banjo是從一種非洲土人的傳統樂器改良過來的。我亦估計秦琴的「秦」字和陝西這地方有關;也只好留待能偷閒半日,沏茶一壺,在故書堆中去查究了。

咦?基哥手上那把琴,看來很像Sum兄剛提到的Dobro。只是我老是看不清楚它有多少條弦線,那音箱面板的圓形共鳴片黏上蛇皮也真有趣,我也是第一次見到。而共鳴片的側邊開了幾個呈弧形窄坑的音窗,再配合那張蛇皮共鳴發聲,相信出來的琴音亦相當獨特的。

我在報章雜誌也看過基哥的報導,但沒有聽過他唱的是甚麼。我估計他唱的是叫「板眼」的民間曲藝,也可能唱的是南音,又或者是其它曲藝。

「Folk友聚會」竟然扯到基哥,又離題了。真是罪過。
Sim
發表時間: 2005-03-09 20:34
青韻典堂級民歌好友
註冊日: 2004-04-28
來自:
發表數: 1439
Re: Folk友聚會日誌半頁
Tc兄台的民族樂器知識果然豐富,一眼就睇得出沖繩三線同傳統日本的三絃有分別。
翻查資料,沖繩的sanshin(三線琴,好明顯是中文三線的日本譯音),
是確是和日本傳統的shamisen(日文三味線,即三絃琴,可稱為三味琴)有少少分別,

三線琴起源可追溯三千幾年前古埃及那些用蛇皮做琴面的三絃樂器—Nofer,
元朝時代經波斯傳至中國,再傳王琉球(即現稱沖繩)。

如根據年份,及用蛇皮製的特徵,由埃及Nofer傳入中國的應該是三弦。
資料:
三弦具有相當悠久的歷史淵源。明代楊慎在他的《升庵外集》中寫道:「今之三弦,始于元時(1279-1368)」。
如果追溯它的起源,秦代的「弦兆鼓」被認爲是三弦的前身。
早期,三弦多用於伴奏民間說唱、曲藝及戲曲音樂。



中樂的三絃

看三絃的樣子,應該就是沖繩三線的的前身。

約於1390年(中國明朝時代,日本的室町時代Muromachi period),
再傳至琉球(即日本稱的沖繩),成為沖繩的民族音樂之寶──三線。
三線(sanshin)通常是用蛇皮(蟒蛇皮或是琉球特產的一種嚮尾蛇皮)做琴面,


這便是沖繩民俗樂器三線(sanshin),後才傳入日本成為三味琴。


從沖繩博物館收藏的古畫中,可見當時除了三線之外,還很多中樂傳入了琉球。
當時琉球人還有一種音樂叫Uzagaku,專為官員及中國使團演奏的。
按此可收聽Uzagaku,有9成似中樂一樣,幾好聽。
http://www.pref.okinawa.jp/summit/a_la/tokusyu_5/05_uzagaku.mp3

1562年,沖繩的三線又傳到日本,但蛇皮在日本較難找到,所以改為以貓或狗皮代替,
加上少許改變,便成為日本的三絃琴(shamisen三味琴),流傳至今。

有趣的是,三絃琴初傳入至日本九州時,是由失明和尚彈奏的。


日本的三味琴(shamisen)

單看中國的三絃,沖繩的三線及日本的三味琴,都知道是同一起源。


另外,我亦很同意tc兄台說,上圖彈三線的師父的姿態,便知是高手。
我在沖繩看的那位三線師父,亦是這麼姿勢,腰板挻直,聲音宏亮,
我當時雖然初次聽,也知其是功力深厚的高手了。


三線的傳統彈姿。



日本三味琴高手亦是有一定彈姿。



不過部份新一代青年玩三線時或三味琴時,就好似彈結他咁。



街頭三線jam歌,從民俗意思嚟講,等於香港有人在街頭jam二胡。



至於Banjo,TC兄台說得無錯,資料話同古時中東,非洲的樂器有關。
大概是西班牙攻下阿拉伯後,將中東一些傳統樂器傳入歐洲,
而非洲黑人奴隸玩的一種絃樂後來亦隨發現新大陸傳入美洲成為Banjo。
至於非洲同中東咁近,會唔會同傳入中國的阮或後來的三絃同一起源,就唔知咯。
不過個樣就幾相似。

秦琴的前身,阮,比三絃更早傳入中國,是四絃琴,亦是從『西域』而來。


中樂的阮

據資料:
阮咸,簡稱阮、阮琴。秦朝以前該類樂器,總稱琵琶。後來(南北朝時)由西域傳來梨形
胡琵琶後,最晚在唐朝以後,阮琴類樂器,開始改稱為秦琵琶、漢琵琶、秦漢子。東漢
傅玄<琵琶賦>載:阮鹹是當時樂工參照琴、瑟、築、箜篌、弦 等樂器之形制所創,四絃。

秦琴
秦琴,彈絃樂器,由阮演變而來。


秦琴


Banjo


Slavery and the Portrayal of African Americans in Art.
“Banjo player” by William Sidney Mount 1830


至於飛機欖基哥彈的,是三條絃的,不知是否可叫三絃琴。



我好多年前問過佢,佢好似話唱d歌係自學返嚟,d飛機欖就自己秘製,不外傳既。
佢話以前有幾個人唱飛機欖,家陣全港應該得返佢一個。我諗佢都算繼九龍皇帝之後,
另一個港人集體回憶的人物。不過佢仲未受到藝術家或民俗學者的特別關注。


至於個琴,真係好似六絃的Dobro, 但佢得三絃,又好似用蛇皮做琴面,
又唔似中樂民俗樂器,我有問過佢係乜嚟,不過我唔記得左佢點答咯。


冬不拉(Dobro),是由結他演變而來。
而結他,是由希臘的抱琴演變而來。
而希臘,即中東一帶,咁同阮,秦琴,三絃琴,又唔知有冇關係呢?

Sorry,我更加離題萬丈,
不如TC兄台,你將個主題修改為『南音唱後有感』之類啦。




----------------

PhantomGTR
發表時間: 2005-03-09 22:41
版主
註冊日: 2003-12-09
來自: 結他
發表數: 1325
Re: Folk友聚會日誌半頁
服!


----------------

Sim
發表時間: 2005-03-15 18:27
青韻典堂級民歌好友
註冊日: 2004-04-28
來自:
發表數: 1439
Re: Folk友聚會日誌半頁
請問有冇人聽過孫文明既二胡?


----------------

« 1 2 (3)
樹狀顯示 | 新的在前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無發表權
 
Powered by 青韻民歌網 © 200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