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敬請登入支持
帳號:

密碼:


遺失密碼嗎?

何不馬上註冊!
 主選單
 搜尋本網站

進階搜尋
 誰在線上
線上目前共21
(3人在瀏覽自由討論區)

會員: 0
訪客: 21

尚有...
 青韻廿周年特刊重溫
 青韻二十五周年紀念網頁
 聽我彈結他
 有用舊版資訊
舊版青韻民歌網


從01.06.2000以來的訪客
討論區主頁
   音樂自由講
     【轉貼】一代歌神姚敏
無發表權

全部展開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發表者 討論內容
Louis
發表時間: 2007-05-14 16:21
青韻是我家!
註冊日: 2006-04-29
來自: Hong Kong
發表數: 583
【轉貼】一代歌神姚敏
一代歌神姚敏

明知道我不該愛你﹐為什麼好像有聯繫﹖我也曾决意想忘记,一转眼偏又想起你!... ’
  
  1917年11月13日﹐即民國6年﹐在上海一個平常的姚姓家庭﹐一個健康男嬰在清脆的哭聲中誕生了。這一聲哭﹐仿彿就意味著他將來就會在他的國家和這個世界發出不同凡響的聲音。不久這個嬰兒有了他的名字﹐他叫姚振民。緊跟著小振民的是他的大妹妹姚秀英。5年後﹐姚家又添加了一小成員﹐是一個女嬰﹐父母隨後也給了她一個特別好聽特別悅耳的名字--姚秀雲。
  
  那時候的中國﹐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軍閥內戰﹐列強的蹂躪﹐使得她滿目瘡痍﹐人民貧困潦倒﹐生活苦得不能再苦。正是因為如此﹐姚家的幸福好景不長﹐1930年姚父因病與世長辭﹐留下了他三個天真聰明的孩子﹐提早地結束了他們本應無邪快樂的童年。
  
  姚家本來不富裕﹐家父之死﹐無疑是雪上加霜。三個小孩連學都無法再上了﹐溫飽都幾乎成了嚴峻的問題。但﹐有時候上天總會有她自己的意願與安排﹐很多的時候會讓人感覺到事情是會往意想不到的方向進行。姚家幾代人﹐和音樂這兩個字從來沒有任何的瓜葛﹐是典型的‘音盲’家族﹐但小振民和小秀雲兄妹一生來就具備超凡的音樂悟性﹐對所有的聲音都有著一般孩子沒有的敏感。妹妹秀雲天生一副漂亮的嗓音﹐聽到歌聲或樂聲就會情不自禁地唱起來;哥哥振民的強項卻是記旋律﹐一般聽過一遍就能熟記了。雖然沒有受過任何形式的音樂教育﹐兄妹俩对音乐的灵性足可以让每一个音乐学院的人所羡慕。
  
  小秀雲的唱歌天份吸引住了當時在電臺拉小提琴的舅父﹐於是他便請她到電臺去播唱。姚振民内心对音乐的吸引,有时候连自己都难以逃脱,一些乐句或者某个音符可以在他的脑海里缠绕好几天。为了既经济而又有效地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他只好用‘海边拾贝’的办法,在街上到处拜师,借用樂器﹐民间歌手江湖乐师样样不放过。所谓‘处处留意皆学问’,姚振民由于超人的天赋与不凡的努力,很短时间并学会了记简谱,拉二胡,拉曼陀鈴﹐吹口琴等音乐形式,还记起了好多好多地方性的民歌。可是由於家境貧苦﹐姚振民還不得不打起好幾份工作﹕航海員﹐店員﹐電影院帶位。
  
  1937年,姚振民,姚秀云和姚秀英三兄妹第一次在音乐上合作。他们三组织了‘大同社’在上海的华兴电台播音。这第一次的合作,令他们三意外地发现,竟取得了十分满意的回馈。但很快姚秀英就外嫁﹐並退出舞台。初期的成功,无疑对于刚20岁的姚振民来说是很有力的鼓励,他在此才确立了他的人生目标,他要用音乐的力量去唤醒人间的美。
  
  在这时期上海的音乐有着几个不同的面目,有传统的戏剧和民乐,有激动民族热情的抗战歌曲,但最为代表和最有影响力的就是来自湖南的一名音乐才子黎锦晖先生开山的‘海派时代曲’。所谓时代曲就是今天概念中的流行歌曲,在黎锦晖以前中国是没有流行音乐的,除了几千年的民乐戏曲,最近期的就是从日本,沙俄等地来的‘学堂歌’和‘群众歌曲’。‘海派时代曲’的出现,给中国音乐带来了空前的震撼。在30年代上海‘十里洋场’中,人们的生活,观念以及服装都随着阵阵的洋流改变了原来的性质。很多原始的中国传统开始被城市的速度所淘汰,同样,戏曲民歌等艺术形式已经满足不了这些上海的‘新新人类’ 了。
  
  黎锦晖先生很快地意识到这点,他用敏锐的艺术触角和使人佩服的胆量创作了至今都被公认为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的《毛毛雨》。从《毛毛雨》里就可以看清所谓‘时代曲’的几个很重要的特点。第一,节奏上史无前例地引用了很多西方的节奏体裁,尤以舞曲节奏为主;西方流行的探戈,伦巴,foxtrot,flamingo,恰恰,华尔滋,蝨跳步等等最时髦的舞蹈,时代曲样样接纳。第二,旋律上多了许多空间。音阶上既可以保存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也能用西方的大,小调音阶(major and minor scales)。第三,歌唱的技巧方面取纳了西方通俗的唱法,包括最为流行的布鲁斯(蓝调) 的唱腔。最后,旋律的结构上也有了极大的改造,西方音乐的AB,ABA,ABACA等乐式,时代曲也毫不客气地用上了。但是从大体来讲,时代曲最吸引人之处莫过于她可以立刻地抓住听众的心,使人一听并喜爱,而且琅琅上口,旋律美妙动听。鉴于如此,时代曲就占领了上海各大舞厅,各国各肤色各行业的人都喜欢上了她。
  
  随着黎锦晖后,上海本土一些具有天賦的年輕音樂家也開始露尖角了﹐例如印度貴族的後裔陳歌辛﹐黎錦暉的七弟弟黎錦光﹐剛從寧波來還操著不標準國語的新秀李厚襄等。而擔任絕大部份編曲配樂和演奏的﹐都是外國來的樂師﹐其中以菲律賓裔和白俄樂師為首。
  
  這時候﹐一間很著名的越洋唱片公司EMI(即百代唱片公司)﹐在上海開了分所。時代曲的輝煌可以說是從EMI開始的。當時最有名的歌星﹐作曲家﹐作詞家﹐唱片監製都聚集了百代。姚秀雲在這時候經過作曲家嚴華和名歌星周璇的推薦就進了百代﹐那是1938年﹐而她灌錄的第一首歌曲﹐和嚴華合唱的《賣相思》成了大熱門。姚秀雲立刻從默默無聞的小歌女搖身一變成了‘周璇第二’ 的紅歌星。可是﹐此時愛音樂如命的哥哥姚振民還在當海員和電影院帶位﹐但不久妹妹還是幫他成功地進軍了EMI。
  
  能進百代﹐這位21歲的青年可以說是如虎添翼。經過一些樂師們的指點﹐加上日積月累的經驗﹐姚振民已經能夠熟悉地彈奏鋼琴和五線譜了。我想今天我們所講的無師自通﹐這就是最佳的例子吧!
  
  姚秀雲在百代已是人氣急升的歌星﹐哈哈﹐還有就是她同時已經以另一個名字--姚莉﹐于舞台上出現了。陳歌辛﹐黎錦光﹐嚴折西等作曲家已經開始為她創作一首又一首諧美動聽的歌曲﹐沒錯﹐那首馳名中外的絕世名曲《玫瑰玫瑰我愛你》就是陳歌辛先生為她寫的﹔幾乎一夜之間﹐姚莉就成了與周璇﹐白虹等人齊名的上海灘天後。
  
  姚振民此時知道自己的音樂能力比起陳歌辛他們還是有很長的距離﹐雖然天生聰敏﹐但畢竟他的音樂基礎還是十分薄弱的。他很快就暗地裡下決心去追趕﹐拼命實現在百代成為音樂支柱的夢想。他除了邊為其他歌手(當然包括他妹妹)合唱和伴奏之外﹐還見縫插針地跟樂師們學習鋼琴和作曲理論。他學完了就記﹐記完了就練﹐把自己全部的能量投進音符裡﹐經常練琴練到手指發麻﹐一有時間就分析著名的中外樂曲和歌曲﹐並非常留意收集中國各地民歌的特點。
  
  驚人的毅力﹐常會得到上帝最好多回報。1940年﹐姚振民的作曲終於得到百代的承認﹐此時此刻他也用了另一個名字--姚敏﹐出現在唱片的‘作曲’一欄。一般來說﹐在任何一個行業裡﹐新秀們(我們廣東話說的‘新仔’)往往會受到老行尊的無理挑剔﹐畀人喝來喝去﹐可姚敏不然。作為百代作曲陣營的新秀﹐而又是經驗最少的一位﹐他居然能夠穩坐釣魚台﹐差不多第一首作品就得到同行以及群眾的熱烈歡迎。
  
  这位才智过人的青年人立刻受到了上海歌坛的注意,也引起了同行的亲切关注。刚从日本来的著名音乐家服部良一,即白虹《苏州夜曲》的作者,毫不犹豫地收了姚敏为徒弟,无私地传授乐理,作曲技巧,东西方音乐。有了名师,高徒的出现就以日可待了。
  
  姚敏﹐這個名字隨著一首一首使人刮目相看的歌曲而在上海歌壇問世﹕妹妹姚莉的《得不到的愛情》﹐兩兄妹的《馬來風光》﹐周璇的《訴衷情》﹐吳鶯音的《大地回春》﹐周璇的《別離三年又相逢》﹐周璇的《月下佳人》﹐吳鶯音的《送郎一朵牽牛花》﹐張露的《小小羊兒要回家》﹐金溢的《梅花夢》﹐白虹的《莎莎再会吧》,吳鶯音的《美麗的歸宿》﹐姚莉的《秦淮河畔》﹐佩妮的《良夜不能留》﹐佩妮的《哈哈鏡》﹐周璇的《合家歡》﹐李香蘭的《第二夢》﹐白虹的《河上的月色》﹐金溢的《戀痕》﹐李香蘭的《恨不相逢未嫁時》﹐姚莉的《風雨交響曲》﹐《相思淚》﹐《黑天堂》,龔秋霞的《木偶寄情》等等。
  
  美,是音樂藝術最主要的成份。美﹐是音樂藝術的一種氣質。藝術是什麼﹖藝術就是可以體現個人情感的最高尚的形式﹐它可以用來訴內心﹐可以用來傳達一些信息﹐可以用來鞭撻社會某些現象。其中音樂是最為方便最為有效率的藝術﹐因為它可以在人間任何的角落傳播﹐可以用最快的時間注入人的心靈﹐令一曲好的旋律能立刻停留在腦海﹐怎樣甩都甩不掉。
  
  姚敏的作品﹐把‘美’这个字作為了一個多面體﹐他所要製造的美﹐和以黎錦暉為代表的第一代時代曲甚有不同。姚敏平時拼命留意著週邊出現的所有音樂﹐無論是中國民歌或是新來西方的爵士樂﹐每樣都不放過。他利用他敏感的藝術靈感把他所接觸過的不同類型音樂的韻律反復推敲﹐然後想方法將它們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造成一種新鮮的﹐又有時代感的聲音。如果說黎派時代曲是第一代時代曲的話﹐那麼以姚敏的風格為基礎的時代曲的確可以稱為第二代時代曲。黎派時代曲﹐多以歌舞形式問世﹐以輕盈歡快的節奏提起人們的舞欲﹔姚派時代曲則在基本時代曲之音樂特點上多添了個人的情感﹐更加深入人心。
  
  ‘无限柔情,像春水一般荡漾,荡漾到你的身旁,你可曾听到声响?…’ 周璇的这首来自電影「花外流莺」的插曲《訴衷情》﹐聽第一句就能感到藝術的美﹐音符仿彿像流水一樣撫慰著聽者的心。《訴衷情》的旋律起伏十分自然﹐起承轉合得使人極其舒服﹐聽起來簡直是享受。中段的‘我总是那样盼望,盼望有一个晚上,倾诉着我的衷肠,让你添一片惆怅,惆怅是情感的波浪…’把一个人的所有的感情都翻了出来,那种浪漫,那种情调,那种音韵,足够让人听完之后蕩氣迴腸。
  
  《訴衷情》的音階雖然用了西方的大調(major) ﹐可她蘊含的東方之美比很多由五聲音階的旋律要神秘﹐動人。作品的意境进入了一个美好的江南晚上,在湖边的杨柳下一位东方佳人弹着琴,诉说着她的心事。同样缠绵同样抒情的佳作還有《三年別離又相逢》,《第二梦》,《河上的月色》,《恨不相逢未嫁時》,《良夜不能留》等。
  
  在十里洋场的灯红酒绿之下,姚敏要寻找着一份能够真正挖掘内心世界的音乐,他要使时代曲‘艺术化’。他写给李香兰的《第二梦》和《恨不相逢未嫁時》就是能够体现一个人最为情深的肺腑之言。‘冬夜里吹来,一阵春风,心底死水起了波动。虽然那温暖片刻无踪,谁能忘却了失去的梦?…’姚式的‘浪漫曲’,艺术性和亲和力极为浓烈,仿似咏叹调的旋律配上陈歌辛的美词,把没有得到真爱的无奈和悲伤描绘得有血有肉,可以感受到歌曲溢出的眼泪。同样是陈歌辛作词,姚敏作曲,李香兰演唱的《第二梦》,比起<恨>曲更为梦幻,意境更凄美。‘你说过忘了我,忘了我吧,为什么又回到我的梦中来?恨只恨梦儿无凭,醒来只空留泪满腮…’,这样子的旋律所提起的感觉不但在40年代极为超前,现在听也会明白再难有人能谱写音乐到如此境界了。
  
  《恨不相逢未嫁時》美妙,《第二梦》迷人,还未够,《河上的月色》更是没有语言可以顺利表达。‘河上的月色,一样的明朗,我对着它想念,想念我的情郎。有这样一个夜晚,隔岸的歌声,使我们的心荡。我们偎着吻着,羞看漫烂的波光… ’ 一幅美丽的夜景随着波澜似的音乐展开在听者面前,神秘的夜晚,静静的河边,因微波而摇摇晃晃,欲碎欲合的月光倒影。《河上的月色》采取了ABBA的格式,每段都描写了不同的心情,A段:‘河上的月色,一样的明朗… ’ 是描述环境,第一B段:‘有这样一个夜晚,隔岸的歌声,使我们的心荡… ’ 回忆着过去恋爱的美好时光,第二B段:‘有这样一个夜晚,隔岸的歌声,使我们的心伤。我们愁了,泣了… ’ 则倾诉着目前离开了情人的苦楚。歌曲层次分明,真情动人,诗情画意尽在不言中。
  
  时代曲源于中国,因此是名符其实的中国音乐。既然是中国音乐,就得含有一部分的中国特色。民歌就是中国歌唱艺术的一个最重要的形式,我们来看看这首:‘红红的太阳下山啦,咿呀嘿呀嘿! 成群的羊儿回家啦,咿呀嘿呀嘿…’ ,很纯朴的乡村民间小调,仿佛就是从村民口上唱出来的‘顺口溜’ 。但这绝对不是什麼‘顺口溜’,这是姚敏笔下的《小小羊儿要回家》,由当时还是新秀的张露(没错,呵呵,就是杜德伟的母亲)演唱。她还有一曲琅琅上口入耳难忘的:‘拿起了锄头来锄呀锄野草,锄呀锄去野草呀好长苗…’ ,即《锄头山歌》。很显然的,此时姚敏式的民歌已经走向成熟。姚式民歌,以比较分明的层次和旋律结构不同于一般中国民歌,以更接近民间土壤特色不同于黎派时代曲。即使在大都市里,姚敏创作的民歌一点都不会令人感到过时,这就是魅力的所在。其他同时期的优秀姚式创作民歌包括吳鶯音的《送郎一朵牽牛花》(‘送郎一朵牵牛花,愿郎不是牵牛郎…’),周璇的《月下佳人》(‘冰轮乍升放寒光, 月下佳人暗嗟伤…’)等。
  
  姚敏此時的音樂追求的是探索性与时代性的结合,和妹妹姚莉的合作也在《相思泪》,《秦淮河畔》,《得不到的爱情》,《風雨交響曲》,《黑天堂》,《马来风光》等作品拉开序幕。《秦淮河畔》,一曲既古典又现代的早期杰作,如果说中国音乐有什麼是可以成功地把现代生活与传统古典艺术结合,那朋友们让我告诉您,这就是! ‘今夜有酒今夜醉,今夜醉在秦淮河畔。月映波堤,灯照堤岸…歌的歌,舞的舞,声声相思为谁诉?步步爱怜为谁踱?蜜意柔情为谁流露?为谁流露?’ 穿越时光地将古代秦淮河畔的歌女,舞蹈融入了20世纪的都市生活,作品艺术性之高,想象力之强,教人有‘一鸣惊人’ 的感觉,无酒即醉。
  
  《得不到的爱情》(‘我得不到你的爱情,像冬夜里没有光明…’)至今仍被公认是上海最经典的爵士原创作品之一,《马来风光》是姚敏初步尝试东南亚音乐題材的男女合唱歌曲。艺术的本质是‘源于生活’ ,那首表面上趣味十足的《黑天堂》就是当时上海社会的缩影。‘摩登的Ladies & Gentleman,个个都时髦地巧装扮,萍水相逢一见恨太晚… ’ 绘写了上流社会奢侈的‘Ladies and Gentleman’富贵的生活,但在另一面,‘谁知道遍地痛哭号啕,他们衣食无*! 忍饥寒到处徘徊流浪,生活如煎熬!’ 。这是社会最大的对比,作品通过流畅悦耳的旋律带动了充满鞭挞信息的歌词。
  
  同样是描写生活的《大地回春》把角度换去了更乐观的景点,吴莺音大姐用略带鼻音而又清脆天真的声音唱出:‘欢迎大地回春,枝头儿朵朵花如景,原野层层草如茵, 燕子归来寻旧巢, 双双呢喃诉衷情…’ 展开了一片春天美好的画面。这歌的轻松活泼意境令人想起1942年姚敏以化名‘吕莎’写给白虹的《莎莎再会吧》,这首穿梭中西音阶的奇特作品集会了当时时代曲艺术所有的技巧,把白虹的歌唱事业带到一个新的起点,同时也使時代曲從音樂理念角度中得到新的發展方向。
  
  40年代中後期是上海時代曲的高峰期﹐絕大部份上海灘名曲就是在這段時間產生的。這也是姚敏在上海的作曲事業突飛猛進的時段﹐除了已經成為鼎鼎大名的天後如周璇﹐姚莉﹐李香蘭﹐白虹等﹐許多戰後撅起的新秀如張伊雯﹐佩妮﹐金溢﹐璐敏等都特喜歡演唱姚敏作品。古典的《梅花夢》(‘寒风儿吹,雪花儿飘…’)﹐纏綿的《戀痕》(‘我再也不愿提起,这创痛的回忆…’)﹐懮傷的《落花飄零》等等優作傳唱至今﹐經久不衰。

全部展開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主旨: 發表者 日期
 » 【轉貼】一代歌神姚敏 Louis 2007-05-14 16:21
     Re: 【轉貼】一代歌神姚敏 Louis 2007-05-14 16:21
       Re: 【轉貼】一代歌神姚敏 Louis 2007-05-14 16:22
         Re: 【轉貼】一代歌神姚敏 Louis 2007-05-14 16:23
           Re: 【轉貼】一代歌神姚敏 Louis 2007-05-14 16:24

無發表權
 
Powered by 青韻民歌網 © 2000-2021